剛剛以《聆聽父親》一書最高票獲選中國大陸2008年度最佳圖書的張大春,在不景氣的年代推出他寫貧困鄉民百姓的鄉野小說─《富貴窰》,不過他筆下的賊戶或搞買賣的商人並不叫苦,他們自有求生竅門,溫飽之外更講信求義,最重要的是他們各懷絕招,但就像周星馳電影《功夫》裡的收租婆或裁縫,只要有尋常日子過,他們並不現身動武。


有別於《聆聽父親》《認得幾個字》的親情路線,這次的張大春再寫他最愛的小說,呼應他從小愛聽的「水滸傳」民間對抗廟堂故事。張大春近年來寫古詩、說古書,再次確認他最熱愛的就是中國敘事傳統裡不被官方版本重視的民間傳說及語言魅力,《富貴窰》收錄的歡喜賊部份,當年寫出就受到前輩作家司馬中原讚美,除了故事讓人震撼,更有無限人情味。


同時出版社也選在距1949年50年後的現在重新包裝推出張大春暢銷長篇小說《城邦暴力團》這部新武俠曾讓香港名作家倪匡當年看過後熱烈讚道「好看,非常好看,我準備看第三遍!」,這次改版風格更貼近中國武打,無論你是武俠迷、功夫迷、或者近代國共史的行家,都能在書裡找到閱讀之趣。


新書上市之際,張大春邀約中國知名畫家陳丹青一起在本周日(2009/3/8)下午到誠品敦南一樓舉辦一場對談簽書會,對談名為「回到最初的感動」,因為兩人一為作家一為美學家,文化養分不同,卻都對傳統中國美學有過反叛與回歸,高手過招,正是好戲登場,華文文化人怎麼看彼此,精采可期。


(補充說明)
1980年10月,陳丹青的《西藏組畫》在中央美院研究生班畢業展上引起轟動,日後其作品成?中國當代美術史的里程碑,宛如一段神話。《西藏組畫》聲名大噪之際,陳丹青離開了中國。此後,他成?中國藝術青年遙遠的楷模。海外歸國後陳丹青開始教書,前幾年勇敢地提出對中國美術教育的批評,並寫《退步集》,暢銷中國。


1986年,張大春以《將軍碑》拿下時報文學首獎,以小說提出對正史的質疑,反應台灣現狀,新穎的敘事及選題,從此躍上台灣文壇。九零年代張大春以《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創下二十多萬冊的銷量,成為媒體明星,但不喜歡,轉戰廣播擔任說書人,自在許多,近年更開筆寫書法、鍛練古詩,編新京劇,摸索真正熱愛的文化源頭、創作之樂。


看更多書籍介紹: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timeshtml/ad/1AY0122/index.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ymourt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